该市通过查阅干部档案、定期考核、采集完善信息、干部考察、经济责任审计、参加民主生活会等途径,加强干部信息收集,及时了解掌握班子运行情况及领导干部现实表现。采取民意测评、座谈讨论等方式,收集领导班子和干部日常信息。通过实地查看、现场走访、明察暗访等途径,掌握干部能力和工作成效,收集优化班子和干部使用工作的意见建议。
为“认准”干部,该市按照工作职责,将领导班子划分为党群、政法、经济、社会等8大类,领导干部分为单位正职、副职和部门所属事业单位领导3类,融入“银川市好干部”5项具体标准和干部德的状况反向调查,有针对性地设置了4大类7大项评价指标。对领导班子的研判侧重结构功能、工作业绩、整体运行、依法行政、廉政建设等内容;对领导干部侧重基本情况、个性特点、履职能力、工作作风、廉洁自律及存在问题等内容。
该市在实践探索中不断优化考评方式,制定了《银川市党政领导班子和县处级干部实绩考核办法》等制度,将领导班子实绩考核、县处级领导干部日常考核、年轻干部培养对象挂职考核、后备干部调研了解、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改落实情况测评等进行统筹整合,实现日常考核、专项考核与年度考核结果共享、相互印证。根据研判对象的类型和岗位特点,由考察(考核)组、分管市领导、部门负责人、单位职工、服务对象按照赋分权重进行评价打分,按8大类别分别排队,提出考核等次初步意见,提请市委组织部部务会研究,并报市委常委会审议。
注重结果运用激励干部。该市采取下发通报、约谈单位主要负责人等形式,反馈研判情况,肯定成绩,指出不足。根据研判结果确定领导干部考核等次,并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评先选优、选拔任用、储备培养的重要依据。截至目前,该市利用研判结果先后对734人(次)县处级干部和3000多人(次)科级及以下干部进行了表彰奖励,268名干部被记三等功一次,一大批实绩突出、群众公认的优秀干部被选配到了领导岗位。(信息来源 中国组织人事报 牛鹏勇)